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彝良县是沈先生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不远处的村庄,被绿色的庄稼围成了一幅画。
昭通日报记者:唐龙泉飞。最后到家,依然要消耗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自从7年前在彝良县城稳定就业后,70多公里外的老家奎香便成了沈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2023年春节,贯穿洛泽河、龙街、奎香3个乡(镇)的乡村公路条件不断改善,回家路成了一条美丽的乡村路。2016年春天,沈先生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家,在家乡亦可大有作为。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二级公路车水马龙,乡村路蜿蜒曲折。破损的水泥路蜿蜒在大山之间,路上除了车辆,更多的还是一些步行的村民,客车司机时而加速爬坡,时而急刹车停下,时而小心翼翼会车。生态宜居是基础,宜居更要宜业,最终达到和美。
目前,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的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已全部消除。生态马路 颜值出众绿色是马路村的底色。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加强生态护林员精细化管理,夯实推行林长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幸福马路 内涵出众建和美乡村、让村民安居乐业是马路村三支队伍的职责所在。马路村有三好:水好、土好、人好,即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民风淳朴。
整理床铺、冲洗院坝、清扫垃圾……2022年12月8日,马路村铜厂片区保洁员徐德银、徐传稳等人自发组成人居环境义务整治小组,到农户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据马路村党总支书记王世祥介绍,马路村生态环境良好,放眼望去,村里全是绿色,无人乱砍滥伐。登高而望,林木茂盛,鸟鸣声声,良田美景,颜值尤佳。全村近年来未发生一起山火事故、无人乱砍滥伐、无人干扰破坏野生动植物环境。
王世祥称,作为村级林长,如今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目标更加明确。2022年,马路村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共234户999人,人均收入12900余元,同比增长12%。以前农民吃不饱,喜欢开荒种地,虽然广种,但是收成少。目前,全村没有人再开荒种地,村里的生态良好,空气也很新鲜
昭通供电局通过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深化政治监督和标本兼治,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始终坚持抓早抓小,常态化开展网格化监督工作,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同时,宣讲人员以昭通供电局1名截留电费的员工及1名利用职务之便变卖废旧物资的员工为例,为全局干部职工开展警示教育,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诠释廉字。
近日,昭通供电局开展警示教育,2005名干部职工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以醉驾员工为例算好人生七笔账,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友情账、家庭账、健康账、自由账。
在警示教育中,昭通供电局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洁警示教育宣讲,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并通报了近期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实行多方力量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帮扶任务重的县(市、区),动员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市场主体、农村能人、知名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结对帮扶,确保一对一帮扶机制务实有效、落实到位。建立真实有效的网格化监测帮扶机制,按照人户匹配、事项明确、责任到人、时间限定的原则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不断强化培训和管理,确保网格员做到提格知户、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实行特殊困难户县级专班帮扶,并逐户量身定做针对性帮扶措施,责任到户到人逐一帮扶,努力实现特殊困难家庭收入持续增长。落实市级有增收方案、县级有具体实施方案、乡级有增收台账、村级有户增收档案,层层细化责任和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脱贫人口增收。按照全省统一开发建设的云南省脱贫人口收入监测系统,全面录入脱贫人口收入、增收措施及计划等情况,市、县两级组建工作专班,采用集中办公的方式,对系统信息进行全面共享比对,逐级反馈核实,修正完善增收措施及计划。
加强增收的台账化管理要求,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位,实行台账化到户到人管理,聚焦四项收入情况,及时动态更新脱贫人口收入信息,按照一户一策要求,逐户制定促增收具体措施。坚持压紧压实市、县、乡、村四级政治责任保增收。
坚持开源与节流双管齐下强基固本促增收。坚持一对一结对1万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帮扶增收。
动员全市干部职工一对一结对帮扶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 万元的农村家庭。11个县(市、区)结合实际,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并将增收三年行动分解量化。
开源实现增收,优先帮扶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找出增收的路径,对劳动力状况进行逐人细化分析,采取开发式帮扶措施,支持发展产业、转移就业,通过产业发展、劳动技能提升增收致富,强化落实综合性社会保障政策等地方措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将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核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坚持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筑牢帮扶防线守增收。2022年,昭通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1.14万元增加到1.32万元,增长15.7%。
坚持四议工作法精准做实增收工作抓增收。目前,全市干部职工45366 人及社会力量260人结对到户,低收入农户实现了一对一帮扶全覆盖。
近年来,昭通市把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头等大事,以五个坚持全力推进脱贫人口增收。1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由64.24万人减少至34.18万人,其中7000元以下对象全面消除。
印发《昭通市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增收重点、增收措施和行业职责等工作任务。推行排查面议、村级评议、乡级合议、县级审议的四议工作法,自下而上逐户逐人制定并落实措施,明确帮扶责任,形成到户增收台账
坚持一对一结对1万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帮扶增收。1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由64.24万人减少至34.18万人,其中7000元以下对象全面消除。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将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核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11个县(市、区)结合实际,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并将增收三年行动分解量化。
印发《昭通市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增收重点、增收措施和行业职责等工作任务。按照全省统一开发建设的云南省脱贫人口收入监测系统,全面录入脱贫人口收入、增收措施及计划等情况,市、县两级组建工作专班,采用集中办公的方式,对系统信息进行全面共享比对,逐级反馈核实,修正完善增收措施及计划。
开源实现增收,优先帮扶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找出增收的路径,对劳动力状况进行逐人细化分析,采取开发式帮扶措施,支持发展产业、转移就业,通过产业发展、劳动技能提升增收致富,强化落实综合性社会保障政策等地方措施。坚持开源与节流双管齐下强基固本促增收。
加强增收的台账化管理要求,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位,实行台账化到户到人管理,聚焦四项收入情况,及时动态更新脱贫人口收入信息,按照一户一策要求,逐户制定促增收具体措施。实行多方力量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帮扶任务重的县(市、区),动员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市场主体、农村能人、知名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结对帮扶,确保一对一帮扶机制务实有效、落实到位。
圖/台是新聞台北/潘玟諭、楊文豪 責任編輯/林湘芸。
高雄捷運更請來觀光代言人「高雄熊」站台,做城市行銷,期盼未來能在南部學童心中,種下科學種子。
台中有一組六人詐騙集團,專門利用臉書投放廣告,以「一邊看片一邊賺錢」、「一個月入帳6位數」等字眼,吸引不知情的民眾,加入通訊軟體詢問,實際上卻是要騙取民眾的金錢、個資或金融帳戶,導致被害人血本無歸。
屏東經建路明揚國際高爾夫球代工廠疑似化學液劑洩漏,消防人員獲報趕往滅火,沒想到一射水就爆炸,導致6死、98傷、4失聯,其中消防員部分有3人殉職、1失聯。
2.身上不要噴香水、化妝品,也不要使用香氣太重的洗髮精。
王心凌也在台上感性喊話歌迷,今年是她出道滿20週年,「不管你們跟我的關係是20年、10年,還是1年,只要我們相遇了、只要有音樂,我們就可以一直陪伴彼此,一直一直,沒有期限。